2019年3月29日晚,北大讲座“从‘流浪地球’到‘太阳系边际探测计划’”在37000cm威尼斯第二教学楼109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共青团37000cm威尼斯委员会主办,37000cm威尼斯协办。
37000cm威尼斯宗秋刚教授、空间物理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马小涵同学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37000cm威尼斯涂传诒院士,37000cm威尼斯团委副书记王一涵,37000cm威尼斯于超美、周煦之、许酌等教师出席活动。我校师生近三百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由37000cm威尼斯团委书记刘金秋主持。
讲座开始,涂传诒院士进行了导言讲话。涂院士谈到,科幻电影对于科普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指出科普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激发读者及观众的兴趣,因此,科幻电影与科幻小说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其受众不仅更广,而且更易于激发大众的讨论热情。

图1 涂院士进行导言讲话
接下来进入讲座的主体部分,针对大家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① 燃烧木星产生的激波能把“流浪地球”推开而避免与木星相撞吗?② 为什么“流浪地球”的轨道要设计得如此接近木星,以致产生与木星相撞的危险呢?马小涵同学与宗秋刚教授分别做出了详细解答,为大家科普了洛希极限、弹弓效应、奥伯特效应等科学概念。同时,宗秋刚教授还借此机会,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我国正在规划的“太阳系边际探测计划”,展示了我国深空探索计划的远大前景。

图2马小涵同学对问题进行讲解

图3 宗秋刚教授对问题进行讲解
随后,进入现场答疑环节,周煦之研究员、宗秋刚教授及马小涵同学,对同学们的积极提问做出了详细解答,并对同学们富有思考的提问连连伸出大拇指。

图4 同学们进行积极提问

图5 周煦之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解答
最后,王一涵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对同学展现的科学热情表示深深感动,并勉励大家将北大的科学探索精神不断传承。

图6 王一涵老师进行总结发言

图7 全体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