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为了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2023718日至722日,37000cm威尼斯围绕“高举旗帜跟党走 踔厉奋发向未来”主题,在党委书记李培军和教师林佩蓉的带领下,组织学院26名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赴江西大余县开展思政实践课程。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大任

719日上午,思政实践团师生来到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设,是全国首家系统梳理记载南方八省十五个游击区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革命历史纪念馆。

实践团前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


37000cm威尼斯与大余县人民政府共建“37000cm威尼斯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该馆内举行。北大37000cm威尼斯党委书记李培军代表北大37000cm威尼斯与大余县人民政府签约,协议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并为基地授牌。

北大37000cm威尼斯党委书记李培军致辞

大余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亮与李培军进行签约仪式

大余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志平与李培军进行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结束后,实践团深入馆内参观。走进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破山而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气势如虹的旗帜仿佛述说着红军为理想成仁取义的悲壮故事。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了真实的游击战争场景,感受到红军们为了信仰和自由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望着一张又一张革命先烈的相片,看着展柜中陈列的一件又一件革命文物,感受着一幕又一幕生动还原的布景,同学们更加真切地体悟到了先烈们那种前仆后继,不畏强暴,心怀火种的伟大牺牲精神。

参观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大厅内部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大厅内实践团合照


随后,实践团前往黄龙镇,参观大龙村民宿建设点,感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给当地人民生活面貌带来的焕然一新的变化。

实践团同学们俯瞰大余丫山风景区

大余丫山风景区位于大余县黄龙镇,此地秀木成林、云海仙境、竹青茶香、瀑声鸟语,四季风光如诗如画,有卧龙谷瀑布群、三大A哆主题乐园(即:A 哆乡村、A 哆森林、A 哆水寨)等著名景观,年接待游客量达 196.03 万人次。实践团师生们徜徉其间,亲身感受洁净的盘山道、鲜艳的花海、别墅式的农家小院。


实践团参观大余丫山风景区

大丫山风景区不仅拥有风光如画的美景,同时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这片风景区中,佛教、道教、儒家三教文化交相辉映,阳明心学在此得到升华,而理学宗师周敦颐更是在此感悟了"无极而太极"的理学至理,同时撰写了《太极图说》和《通书》,为理学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基地还设有生态康养度假中心、越野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品茶室、健身房、恒温游泳池等疗养设施。有八个生态康养、运动休闲主题的酒店等住宿选择,不定期举办篝火晚会、大型民俗晚会活动、汉服秀、农俗活动等。

风景区生态农业基地

参观完大丫山景区后,实践团共同前往了大合村,参观乡村振兴示范点、产业基地,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宅基地、古码头遗址、当地祠堂。宅基地作为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要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大合村采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对占有宅基地面积大的村民实行阶梯式收费,保障了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分配使用。

实践团参观大合村宅基地

实践团参观大合村古码头遗址

实践团参观大合村祠堂


下午,实践团来到赣州市钨产业技术研究院参观。赣州市钨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大余县首个产业创新研究院,立足赣南钨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需要,聚焦大余钨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需求,采用“开放合作”和“平台共享”的机制构建跨学科、前瞻性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技术需求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合作,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赣州市大余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中国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的兴国井冈山钨矿带上,拥有丰富的钨矿资源,是该省重要的钨矿产区之一。大余县的钨矿主要分布在石鼓山矿区和长龙山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钨矿矿藏之一,其钨矿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多年的开采和整治,钨矿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大余县积极推动钨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钨矿选冶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钨产品,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绿色开采与绿色加工。得益于丰富的钨矿资源和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实践团观看全国钨矿示意图

实践团观看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验

赣州市钨产业技术研究院门前实践团合照


参观完钨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践团前往大余中学,与当地高中生们开展交流学习座谈会。大家一同观看37000cm威尼斯和37000cm威尼斯的宣传片,初步了解学院的基本概况、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毕业前景等。之后20223名本科生刘亦飞、胡嘉伟、何可人依次上台,向大余中学的学生们讲解自己高中时期的学习经验和技巧,分享调节学习压力的方式方法。徐逸恒、高钰萍、秦昊、马千一4名同学作为四个阶段的学生代表,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亲身经历,介绍丰富多彩的大学体验,分享成长的收获和感悟。

37000cm威尼斯37000cm威尼斯与大余中学交流会现场

实践团同学分享经历经验

交流会现场大余中学的同学们

讲座结束后,两校学生在会议室进行面对面交流。对于大余中学的同学们抛出的接二连三的提问,实践团同学们一一热心解答。


与大余中学的准高三同学面对面交流

与大余中学的准高一、准高二同学面对面交流



抚摸村镇脉搏,助力乡村振兴

720日,实践团先后实地走入青龙镇元龙畲族村、池江镇杨梅村、漂塘钨业有限公司和左拔镇,抚摸村镇的脉搏,倾听乡村的呼吸。

大余县青龙镇元龙畲族村地处章江河畔,历史悠久。元龙名出自《周易•彖》的“大哉乾元”和《周易•象》的“见龙在田”,寄望村民崇文尚德、耕读传家、胸怀豁达、与邻为善。村内少数民族1200余人,至今完好保留畲族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践团清晨踏上元龙畲族村的土地,在当地村干部热情详尽的介绍下,村子的发展全貌铺展在同学们眼前,无论是为了顺应国情做出的由双季稻种植代替一季稻种植的农业改革,还是结合乡村少数民族特色发展的特色旅游业,同学们都深切感受到了元龙畲族村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迈出的坚定步伐。


实践团参观元龙畲族村

随后,实践团来到池江镇陈毅故居,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据讲解员介绍,1936年春,为加强各地的领导和便于指挥游击斗争,陈毅来到大余池江彭坑搭棚居住,后因腿伤复发在村民周三娣家居住。在国民党军队搜查不频繁的时候,陈毅和队员们常聚在这里开会,研究斗争策略。因周三娣经常提着竹篮为游击队员送饭、购买物资、探听敌情,陈毅便为她取名“周篮”。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革命历史旧物、陈毅隐蔽处以及周篮家的老照片、老物件,重温那段难忘的红色历史,陈毅与周篮嫂的军民鱼水情,陈毅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周篮嫂一众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和帮助……同学们在参观后对那段历史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立志向先辈们学习,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勇立时代潮头,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陈毅故居前实践团合照

 参观完陈毅同志的故居实践团集体前往了杨梅村。杨梅村地处大余县池江镇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它不仅是一个美丽现代化的新农村,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赣州古村落,拥有着独特的古代文化遗址旅游业开发和大棚种植的农业养殖。

下午,实践团来到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它地处"世界钨都"大余县境内。钨矿发现于1918年,19548月由西华山钨矿漂塘分场成立漂塘钨矿,2009626日矿山依法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重组成立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隶属江西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践团通过参观和体验,深入了解钨业生产相关的历史发展和流程技术。在公司总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解说下,同学们了解了公司发展的历史、前景和公司系列建设,同时在展示厅欣赏了钨业相关矿物,对钨业有了进一步认识。

实践团参观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总部

实践团观察公司总部展示厅的钨业相关矿物

之后,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钨矿的处理,实践团前往正在开采的钨矿矿区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和学习。矿区的工作人员十分细致地介绍了整个矿区进行加工的流程,带领同学们一步一步地感受钨矿的处理。人工筛选预先富集、跳汰机重力选矿、摇床重力选矿……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穿梭在矿区的各个区域,认识各种钨矿加工机器和流程,学习相关工作原理,使同学们对钨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践团观察钨矿矿区人工筛选预先富集

从钨矿矿区出来后,实践团前往左拔镇来到了红色研学基地、鸵鸟基地等进行参观学习。左拔镇红色研学基地充分发挥其红色历史底蕴,在镇子的建设上大力凸显红色特色,村民房屋墙上的相关红色故事墙画,红军红二纵队旧址的保留与修复,红色年代物件的收集与保存无不体现着镇子特色的振兴发展。

左拔镇实践团合照

鸵鸟基地则引进非洲鸵鸟,不仅鸵鸟肉可食用,而且利用鸵鸟养殖发展相关旅游业,可谓是一举两得,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走在振兴路上独特的乡村智慧。

实践团参观左拔镇鸵鸟基地



探寻文物古迹,发展特色文旅

721日上午,实践团前往赣粤边界的大庾岭,踏上梅关古驿道,参观了这一集“古色”“红色”“绿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梅关古驿道实践团合照

作为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之一,梅关古驿道自唐代建造以来已历经千年沧桑。大余梅岭以梅著称,风景秀丽,有“山岭山麓花不同,南枝花落北枝始开”之景观。梅关古道连接岭南岭北,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路线,古代许多文人名家都有路经此地,如苏轼在此写下《过大庾岭》,“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传诵至今。

实践团参观梅关古驿道

近代革命时期,陈毅元帅曾在此处梅岭游击作战,并写下《梅岭三章》,流传于世。“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站在陈毅元帅曾经的隐蔽处遗址面前,同学们更加地切实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们艰苦作战、不畏牺牲的高尚精神。

实践团来到陈毅元帅曾经隐蔽处遗址

实践团踏在留有前代印痕与碑刻的陡峭青石路上,聆听着讲解员口中的梅关故事,最后登顶梅岭,俯瞰大余县城全景,感受“岭南第一关”的魅力。


梅岭顶上实践团合照

之后,实践团前往牡丹亭历史文化园,探访百年前牡丹亭故事的发源地。《牡丹亭》也称《还魂记》,主要描写两位主人公在牡丹亭园的一段生死离合的忠贞爱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作者汤显祖是明代著名戏曲家,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实践团参观牡丹亭历史文化园展览馆

接着,实践团沿着章水一路步行,来到了大余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了大余的历史发源、名人才杰、特产特色、文化底蕴、产业发展等信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县城,大余历史上与许多名人英杰有着联系,从张九龄、苏轼到朱熹、王阳明,这里记录着几千年来古人的仕途浮沉与传统文化的兴衰。近代的大余也见证了革命的奋斗进程与当地钨矿的发现与开采产业蓬勃发展。如今的大余,更是在文物历史发掘、红色文化、绿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持续发力,实践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增强经济动力,改善民生福祉。

实践团参观大余博物馆

大余博物馆门前实践团合照

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浮江乡三月三景区。该景区汇集亚热带阔叶林、斑竹、红枫、樱花等多种植物,并有形态各异的瀑布、溪流、奇石等地貌景观,是罗霄山脉和大庾岭结合部丰富自然景观的一个缩影,并结合大余当地畲族“三月三”节日习俗,利用网红打卡点、游乐器材等精心布置的现代化设施增强吸引力,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休闲旅游场所。同学们在景区内游玩,其乐无穷。

三月三景区内跷跷板

大余三月三景区实践团合照

之后,实践团来到了浮江乡竹木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现代化乡村社区建设成果,体会人民生活的改善;走进农田了解当地作物种植情况,贴近百姓农作生活;体验乡镇周边的体育娱乐设施,打羽毛球、观看“村BA”,感受当地的热闹氛围。

实践团参观浮江乡竹木村乡村

浮江乡竹木村农田

当晚在浮江乡,实践团开展了最后一次日评交流会,并举行了本次思政实践的行程总结会。围绕“培育创新精神,践行青年担当”这一主题,同学们踊跃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提出创新要挖掘当地文化底蕴,避免“千村一面”的雷同感,寻求传统与现代化的一个平衡,强调在摆脱贫困的征程中,要充分发挥青年人的智慧与力量,集思广益,用好创新,讲好当地故事。几位助教与同学也主动分享了这几日来在江西大余的总体感受,从初来乍到的始印象到深入参与后的终印象,大家畅所欲言,收获颇丰。随后,党委书记李培军总结了本次行程。针对大余县的历史与当下,李培军书记从红色文化、文旅发展、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强调了要发掘红色底蕴、坚定文化自信、重视农业农村问题,李培军书记肯定了大家本次行程的整体表现,并对大余县当地政府和对接实践工作的各位人员表示了真挚的感谢。最后,临时团支部书记郑旭阳同学带领全体同学重温入团誓词。行程总结会圆满结束。

实践团最后一次日评交流会

实践团同学们重温入团誓词


结语

在江西大余的土地上,同学们真切体悟到了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和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实地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和钨产业的发展图景,认真聆听当地悠长岁月中的动人故事和一件件精美文物的袅袅余音。未来思政实践团的同学们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上一篇:“弘扬爱国志,凝聚青春魂”37000cm威尼斯高君宇学生党支部联合其他两个学生党支部共同举办国庆主题活动

下一篇:高君宇学生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暨毕业生欢送分享会